在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與臨床診斷中,熒光探針PCR試劑盒因其高靈敏度、特異性及簡便的操作流程而廣受歡迎。然而,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正確使用
熒光探針PCR試劑盒至關重要。本文將詳細介紹從準備到分析的每一個步驟,幫助您充分利用這產品。

1、準備工作
在開始任何實驗之前,仔細閱讀并理解所用熒光探針PCR試劑盒的說明書。不同品牌和類型的試劑盒可能有要求或優化條件。確保所有需要的試劑和設備都已準備好,包括但不限于模板DNA/RNA、引物、探針、酶混合物、緩沖液以及所需的耗材如PCR管或板。此外,檢查所有儀器是否正常工作,比如熱循環儀應經過校準以保證溫度控制的準確性。
2、樣本處理與質量控制
高質量的樣本是獲得可靠結果的基礎。對于RNA樣品,建議先進行DNase處理以去除潛在的基因組DNA污染;而對于DNA樣品,則需評估其純度和濃度,通常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量A260/A280比值來確定。理想的比值應在1.8至2.0之間。同時,對樣本進行適當的稀釋,確保PCR反應體系中的核酸量處于推薦范圍內。
3、試劑配制與加樣
按照說明書指示,準確配制PCR反應混合物。這通常涉及將酶、緩沖液、dNTPs、引物和探針等成分按比例混合。注意避免反復凍融酶制劑,并盡量減少操作時間以防酶活性喪失。使用無菌技術小心地向每個PCR管或孔中加入適量的反應混合物和樣本,確保無氣泡產生且各孔間無交叉污染。使用帶濾芯的移液器吸頭可有效防止這種污染。
4、運行PCR與數據分析
設置好熱循環儀的程序參數,包括變性、退火和延伸溫度及時長,具體數值依據所用引物和目標序列特性調整。啟動PCR后,實時監控熒光信號變化,記錄Ct值(閾值循環數)。Ct值反映了目標序列在反應中被檢測到的時間點,較低的Ct值表示較高的起始拷貝數。完成PCR后,利用配套軟件分析數據,繪制標準曲線計算未知樣本中的目標序列濃度。